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語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一課 夜市 |
班 級 |
技高、實用、建教一年級 |
人 數 |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一上) 東大出版社 |
時 間 |
160分 |
授課教師 |
|
||
學習內容 |
Ba-V-1記敘的元素。 Ba-V-2敘述方式。 Ba-V-3摹寫手法。 Bb -V-1情志的抒發與省思。 Bb-V-2物我相應的表現手法。 Ca-V-1食、衣、住、行等物質文化認知。 Cb-V-1制度、風俗等社群文化認知。 |
||||||
學習目標 |
一、了解作者追憶童年往事與體悟父愛的心路歷程 二、認識詹宏志作品的主題與風格 三、學習親情散文的寫作手法 |
||||||
教學方法 |
講授法、提問法、讀書指導法、發表法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1. 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訊,掌握當代課題。 2. 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 結構及作者的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 的能力。 二、技能方面: 3. 能選擇適當的語辭, 透過表情、肢體語言 的組織技巧,條理清 晰的表達個人觀點。 4. 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 在生活與職場的應用 能力。 三、情意方面: 5. 能培養閱讀的興趣, 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6. 能經由觀摩、分享與
欣賞,培養良好的寫 作態度與興趣,增加 人文美感素養。 |
1-1引導學生省思愛要及時,因為人世無常,應當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之生命教育議題透。 2-1作者描述了民國四、五○年代的父子相處情形,在華人社會中,父親多為嚴肅而寡言的形象,不善於對子女表達情感。可從文中父子的互動,延伸討論學生平時和父親、母親乃至於家人互動的模式為何,該如何維繫和家人的良好互動關係。 3-1分析本文中何處的描寫為「主觀感受」,何處為「客觀事實」,並說明兩者分別造成讀者何種感受。 4-1學習使用示現手法,將眼前不聞不見的事物,透過想像力描繪得如在目前、親耳聞之一般,讓讀者有身歷其境的真實感受。 4-2 能使用「象徵」以具體的意象來表現抽象的觀念與情感。如「麵」不僅象徵「父愛」,也代表著作者童年最美麗的回憶。 5-1透過作者寫作風格介紹,使學生能藉由觀察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擴展閱讀視野。 6-1經由同學分享與家人逛夜市的經驗來引發共鳴,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並增廣寫作面向。 |
||||||
教 學 重 點 |
1.使學生能領會作者童年時與父親有心理距離、對夜市的回憶及內斂的父愛。 |
||||||
2.使學生能使用示現手法展現寫作風格。 |
|||||||
3.學生能使用象徵的技巧傳達意象。 |
|||||||
4.生命教育議題之融入。 |
|||||||
5.家庭教育議題之融入。 |
|||||||
|
|||||||
評量內容 |
一、定期考查佔60%,其中分成二部份: 1.紙筆測驗佔50%。 2.平時成績佔50%,分成三個部份: (1)出席率 (2)作業成績 (3)上課綜合表現 二、平時成績佔40%(包含全學期上述(1)、(2)、(3)平均成績)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語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二課 世說新語選 |
班 級 |
正規、實用、建教一年級 |
人 數 |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一上) 東大出版社 |
時 間 |
200分 |
授課教師 |
劉嘉修 |
|||||
學習內容 |
Ab-V-1字形和字音。 Ab-V-2字詞的意義和使用。 Ab-V-3詞的組成方式。 Ad-V-1篇章的意義。 Ad-V-2篇章的組織。 Ad-V-3篇章的表現。 Ba-V-1記敘的元素。 Ba-V-2敘述方式。 Ba-V-3摹寫手法。 Cc-V-1文類(各時代文本)、文學史、思想流派認知。 |
|||||||||
學習目標 |
1-V-1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擷取完整資訊。 2-V-3能選擇適當的語辭,透過表情、肢體語言的組織技巧,條理清晰的表達 個人觀點。 4-V-1能因應日常或文化接觸,透過自主學習儲備識字量。 4-V-2能具備文字結構、書體字型的認知,應用於書寫需求。 5-V-3能運用獨立閱讀的能力,欣賞及應用各種文學作品、文字資訊,掌握當 代課題。 6-V-2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現具有風格與 價值觀的作品。 |
|||||||||
教學方法 |
講授法、提問法、讀書指導法、發表法 |
|||||||||
對 應 課 綱 核 心 素 養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
|
|||||||||
教 學 重 點 |
一、認識世說新語的文學地位與特色。 |
|||||||||
二、了解魏晉人物言行中所表現的社會風尚。 |
||||||||||
三、學習運用對話及對比手法,描寫生動的故事,表現清晰的人物形象。 |
||||||||||
四、體會漢字、隱語的獨特趣味。 |
||||||||||
五、涵養藝術與心靈自由的美感與生活情味。 |
||||||||||
|
||||||||||
評量內容 |
一、定期考查佔60%,其中分成二部份: 1.紙筆測驗佔50%。 2.平時成績佔50%,分成三個部份: (1)出席率 (2)作業成績 (3)上課綜合表現 二、平時成績佔40%(包含全學期上述(1)、(2)、(3)平均成績)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