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國語文學科教學計畫書-109-1(一上)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109學年度第1學期學科教學計畫書

科目名稱

國語文

科別

年級

技高一年級

任課

教師

國文科教師

教材名稱

國文(一上),東大出版社

學分數

  3 學分

教材內容

第一課 夜市

第二課 世說新語

第四課 桃花源記

第六課 師說

第八課 樂府詩選

第十課 夢溪筆談選

每週上

課時數

   3 小時

總計上

課時數

   54小時

學習表現

1-V-1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擷取完整資訊。

1-V-2能從聆聽中,釐清自我認知,啟發解決問題的思辨能力。

1-V-3能適切掌握講者的核心內容,增進溝通能力。

2-V-1能清楚瞭解說話的目的、對象、場合,恰如其分的表達。

2-V-2能運用合宜的表情和語氣,呈現內心情感,使表達內容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2-V-3能選擇適當的語辭,透過表情、肢體語言的組織技巧,條理清晰的表達個人觀點。

2-V-4能利用電子科技,統整訊息的內容,作詳細的口頭報告、發表評論或演說。

4-V-1能因應日常或文化接觸,透過自主學習儲備識字量。

4-V-2能具備文字結構、書體型的認知,應用於寫需求。

5-V-2能認識文章的各種表述方式、主旨、取材、結構及作者的生命態度,增進思辨與博學的能力。

6-V-2能發揮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整理並記錄個人生命經驗,展現具有風格與價值觀的作品。

6-V-3能使用流暢、優美的文字寫作,提昇語文在生活與職場的應用能力。

教學實施

一、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講評五種方式。

二、提問法:又稱回答法,是通過師生交談以傳播和學習知識的方法。

三、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獨立閱讀,能提出問題,摘要重點,進而提升自學能力。

四、發表法:引導學生參與老師設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發掘自我的真正感受和個人價值觀,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學習評量

一、教學宜兼顧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與診斷性評量等學習評量。

二、學習評量應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層面及各領域、學科的核心能力與內涵。

三、學習評量應參照學習目標、教材性質與學生個別差異,採用適當而多樣的評量方法。

四、教師宜強化高層次認知思考,以培養學生論證、審辨、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考能力。

五、評量方法:綜合口試、筆試、作品、演練、講演、分組報告及學習態度等各方面的整體表現。

教學資源

一、培養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

1.參考工具書:與國語文教學有關的百科全書、叢書、字典、辭典、書目、索引及電子工具書。

2.一般用書:與國語文教學有關的典籍及古今中外文學名著。

3.期刊雜誌:與國語文教學有關的資料。

4.網路資源:與國語文教學有關的資料。

二、提升文學、文化的鑑賞能力:文學、文化名著閱讀可由各校國語文教學研究會自選教材,以切合群科的核心素養為佳。

三、國語文教學設備及教學物品數量宜滿足教學所需,並逐年充實圖書館(室)相關圖書、視聽資料、電子資源及各種教學媒材等,以利教師進行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善用與國語文課程相關的網路及交流平台,提供學生自主學習及相互觀摩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