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108學年度第1學期學科教學計畫書
科目名稱
|
國文(三)
|
科別
年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任課
教師
|
國文科教師
|
教材名稱
|
王鈺婷、陳彥戎、洪淑玲、陳美妃、莊文玲、曾一汪、陳禾青、謝貴美編著,高職國文(三)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學分數
|
3 學分
|
||
教材內容
|
第二課 醉翁亭記、第三課 夏之絕句、第四課 黃州快哉亭記、第五課 我的書齋、第六課 出師表、第七課 魚、第八課 左忠毅公軼事、第九課 詞選、第十課 現代詩選(三)鹽
高職國文、多媒體教學光碟(龍騰)、自編ppt及其他文字教材
|
每週上
課時數
|
3 小時
|
||
總計上
課時數
|
54小時
|
||||
教學目標
|
一、提高學生閱讀及寫作之能力
二、培養學生閱讀及欣賞淺近古籍及現代詩之能力。
三、啟發學生對文學的興趣及思考。
四、培養學生思考、創造及充份表達意見之能力。
|
||||
教學方法
|
一、範文講解,宜先輔導學生作預習,明瞭課文大意並引起動機。
二、講授時,須注意下列各項之解釋:
1、全篇主旨,體裁及作法。
2、生字之形音義,詞彙之相合及成語典故之出處、用法。
3、內容及段落大意,尤其注意文字運用的技巧。
4、有文言文與語體,文法之異同、詞性及虛字的用法。
三、精選範文以熟讀深思為主;短篇文言文、詩詞、佳句均宜背誦。
四、語體文講解時,應指示全篇主旨,全文結構。並以提問或討論方式進行。
|
||||
評量方式
|
一、每課範文教完後,應作學習效果評量,藉以測知學生學習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學習預期
成 效
|
單元目標方面:
1. 認知方面:認知各課作者生平足為模範的事蹟,了解各篇文章的主旨與學
習重點,以及文章的延伸意義。
2. 技能方面:學習並實際引用其寫作技巧寫作各種文體。
3. 情意方面:了解各篇文章作者行文所要表達的主旨情感,從實際生活中領
受並加以實踐。
行為目標方面:
1. 可以引述各課作者生平足為模範的事蹟,了解各篇文章的主旨與學習重點,以及文章的延伸意義。
2. 運用文章寫作技巧實際運用於寫作。
3. 從實際生活中領受各篇文章作者行文所要表達的主旨情感並加以實踐。
|
教學進度規劃表
|
||||
週
次
|
單元名稱
|
作業內容
|
評量內容
|
備註
|
第 一 週
|
第二課 醉翁亭記
|
|||
第 二 週
|
第二課 醉翁亭記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 三 週
|
第三課 夏之絕句
|
|||
第 四 週
|
第三課 夏之絕句
第四課 黃州快哉亭記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 五 週
|
第四課 黃州快哉亭記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 六 週
|
習作檢討
|
|||
第 七 週
|
第六課 出師表
|
|||
第 八 週
|
第六課 出師表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 九 週
|
第七課 魚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 十 週
|
第十課 現代詩選(三)鹽
|
|||
第十一週
|
第十課 現代詩選(三)鹽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十二週
|
習作檢討
|
|||
第十三週
|
第八課 左忠毅公軼事
|
|||
第十四週
|
第八課 左忠毅公軼事
|
|||
第十五週
|
第八課 左忠毅公軼事
第九課 詞選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十六週
|
第九課 詞選
|
|||
第十七週
|
第九課 詞選
|
語文練習、國字注音
、注釋、短文練習
|
評量寫作格式、字體工整、寫作內容正確與否
|
加註:「閱」、教師簽名、批閱日期
|
第十八週
|
習作檢討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二課
醉翁亭記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歐陽脩以順處逆心境,和與民同樂的仁者襟懷。
|
||||||
教學目標
|
認識歐陽脩其人及其文學成就,體驗其與民同樂的境界,並懂得欣賞運用特殊語法所形成的語言特色。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1. 認識雜記類文章的特色。
2. 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文學成就。
3. 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二、技能方面:
4.熟練「剝筍法」的寫作技巧。
5.認識本文駢、散文句交互運用形成的特色與辭采之美。
6.辨析本文中成語及名句古今意義之不同。
三、情意方面:
7.培養在面對挫折逆境時,以順處逆的人生觀。
8.體會作者與民同樂的胸襟。
|
1-1了解雜記類文章,包括記文、記事、記物、記景。
2-1 認識歐陽脩及其生平。
2-2 認識唐宋八大家。
3-1 了解歐陽脩遭流言所陷,貶為滁州知州的背景。
4-1
熟練「撥筍法」技巧,由外而內,由大而小,
層層逼近主題。
5-1 熟練修辭的技巧與應用能力。
6-1 辨析成語及名句。
7-1 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8-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說明自己身處逆境時的因
應之道。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歐陽脩生平介紹及唐宋八大家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一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二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三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第四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三課
夏之絕句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簡媜以「夏之絕句」指稱蟬聲所蘊含的意義。
|
||||||
教學目標
|
認識簡媜散文特質,與本文蟬聲所代表的意義,並培養細膩的觀察力與豐富的想像力。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四、認知方面:
1. 認識簡媜的生平及其散文特色。
2. 由文中敘事和議論入手,體會作者的感悟。
五、技能方面:
3品味作者運用譬喻手法、生動描繪的細膩感受。
4.能應用本文之文字及作法,仿造新句型。
六、情意方面:
5.從領略本文優美的情境,體會欣賞自然景物的情趣。
6.培養熱愛大自然、關注大自然、樂於感受自然之情。
7.能領略本文透過夏日蟬鳴的描寫,以抒發感觸。
|
1-1認識簡媜及其生平。
2-1 請同學講出對春、夏、秋、冬四季的聯想。
3-1熟練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4-1 熟練修辭的技巧與應用能力。
5-1 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美的能力。
6-1能夠學習與大自然相處之道,體會大自然之美。
7-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抒發自己的感受。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簡媜生平介紹及其散文特色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1-5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6-10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11-15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第16-19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四課
黃州快哉亭記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蘇軾面對逆境而不受人、事、物羈絆束縛的胸襟。
|
||||||
教學目標
|
認識蘇軾其人及其寫作本文的背景與心情,體會其豁達的胸襟。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七、認知方面:
1.認識蘇轍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
2.了解本文的創作背景及其所寄託的寓意。
3.認識雜記體文章的寫作特色。
八、技能方面:
4.學習寓情於景的寫作方式。
5.學習短句寫作技巧。
九、情意方面:
6.學習面對挫折時,心態的調整與保持樂觀進取的精神。
7.體會隨遇而安、不以物傷性的人生觀。
|
1-1認識蘇軾及其生平。
2-1了解蘇軾因「烏臺詩案」獲罪,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與謫居黃州張夢得結為好友的相關寫作背景。
3-1了解雜記類文章,包括記文、記事、記物、記景。
4-2
熟練寓情於景的寫作技巧。
5-1 熟練短句的技巧與應用能力。
6-1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樂觀進取的人生觀。
7-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說明自己面對挫折時的因
應之道。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蘇軾生平介紹及其軼事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一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二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三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第四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六課
出師表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諸葛亮身受先主臨終所託,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使命感。
|
||||||
教學目標
|
學習融敘事、說理、抒情於一的寫作手法,並體會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十、認知方面:
1.了解奏議文的性質及種類。
2.掌握三國鼎立的過程,蜀漢興亡的歷史。
3.認識諸葛亮生平事蹟。
4.分辨正統史傳(三國志)與小說軼聞(三國演義)之差別。
十一、
技能方面:
5.熟練本文章法上的敘事、說理、抒情兼備之寫作手法。
十二、
情意方面:
6.發揚諸葛亮公忠體國的思想、情操及行止。
7.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歷來有「至公、洞達、專一」及「權謀、譎詐」兩類極端的看法,須就情理加以剖析。
|
1-1了解奏議類文章。
2-1認識三國的歷史。
3-1認識諸葛亮及其生平。
4-3
分辨正史與軼聞之差別。
5-1 熟練寫作的技巧與應用能力。
6-1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愛國的人生觀。
7-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諸葛亮生平介紹及其軼事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一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二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三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第四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七課
魚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25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與體會文中祖孫之間的感情。
|
||||||
教學目標
|
認識黃春明小說特色,並從對話體會小說中孫之間的感情。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十三、
認知方面:
1.了解黃春明小說的語言特色。
2.掌握鄉土小說所關懷的主題。
3.了解六○年代的臺灣社會背景。
十四、
技能方面:
4.將劇情作適當的改編,演出一場短劇。
5.用閩南語(或其他鄉土語言)唸出小說對話的部分,體會鄉土的情味。
十五、
情意方面:
6.體會小說中祖孫之間的情感。
7.欣賞鄉土小說中人物的真情和辛酸。
|
1-1認識黃春明及其生平與小說特色。
2-1 請同學說出鄉土的意義與有關的主題。
3-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
4-1 熟練編劇的技巧與應用能力。
5-1 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欣賞鄉土之美的能力。
6-1能夠學習與體會親情的重要。
7-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抒發自己的感受。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黃春明生平介紹及其小說特色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一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二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三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八課
左忠毅公軼事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左光斗、史可法的行事、人格,進而培養自我高尚的情操。
|
||||||
教學目標
|
品味本文精細卻雅潔的筆法,掌握續寫人物應有的技巧。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十六、
認知方面:
1.認識桐城派在清代散文中的地位、文學理論與代表人物,及對後世的影響。
2.瞭解方苞以義法為核心的文學理論與其雅潔的文章風格。
十七、
技能方面:
3.對軼事詳略、語言的精約及人物的主從關係有所闡釋,始學生瞭解方包為文雅潔的特色。
4.學習以事件為中心描寫人物性格、特質的寫作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人物形象生動具體。
十八、
情意方面:
5.使學生理解左光斗、史可法於政治昏昧的時代背景中,堅持個人價值觀與操守的忠毅精神。
6.從師生之情角度,期使學生了解左光斗愛才、愛國情操,以及史可法不辱師教、戮力從公的行為表現。
|
1-1了解桐城派的文學理論。
2-1認識桐城派的歷史。
3-1認識方苞的軼事及其生平。
4-4
分辨人物的性格及其差別。
5-1 了解課文內容的操守及價值觀。
6-1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愛國的人生觀。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左光斗生平介紹及其軼事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一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第二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第三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第四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九課
詞選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30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雨霖鈴與念奴嬌兩闕詞。
|
||||||
教學目標
|
認識柳永與蘇軾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並懂得欣賞詞之美。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十九、
認知方面:
1.介紹詞的基本常識、發展及特色,使學生認識詞與詩的不同。
2.認識柳永的生平、詞風、特色與影響。
3.認識蘇軾的生平、詞風、特色與影響。
二十、
技能方面:
4.能運用具體的景物,寄託情思。
5.能藉由特定的歷史遺跡,描述出歷史事件。
二十一、
情意方面:
6.體會情景交融的不捨離情。
7.培養樂觀自適的曠達胸懷及以順處逆的人生態度。
|
1-1 認識宋詞的起源與別名。
2-1 認識柳永及其生平。
3-1認識蘇軾及其生平。
4-5
熟練以景寓情的寫作與應用能力。
5-1 熟練表達的能力。
6-1 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7-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說明自己身處逆境時的因
應之道。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詞的基本常識、發展
|
|||||||
3.詞的特色介紹
|
|||||||
4.劉永之生平軼事及雨霖鈴之學習重點與題解
|
|||||||
5.雨霖鈴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蘇軾之生平軼事及念奴嬌之學習重點與題解
|
|||||||
7.念奴嬌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8.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第十課
現代詩選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15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瘂弦現代詩「鹽」的抒情之美。
|
||||||
教學目標
|
欣賞瘂弦詩的特殊風貌,了解「意象」在詩歌中的重要性,並體會詩人的巧妙構思,玩味散文詩的風格及內涵。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二十二、
認知方面:
1.複習有關現代詩的起源與發展,接著簡介臺灣五○年代以後現代詩的發展概況。
2.再把焦點集中在融合傳統與現代之抒情詩──鄭愁予的錯誤這首詩。
二十三、
技能方面:
3.學習古典意象的使用,學習兩相衝突之概念所形成的「無理之趣」。
二十四、
情意方面:
4.透過錯誤一詩中種種古典意象的運用,可以認識到鄭愁予成功地將傳統與現代鎔於一爐。
|
1-1認識現代詩的起源及其發展。
2-1 認識鄭愁予的生平及其詩作。
3-1熟練閱讀與理解作品的能力。
4-1能夠評析文學作品並抒發自己的感受。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鄭愁予生平介紹及其詩作特色
|
|||||||
3.本文寫作時代背景介紹、學習重點、題解
|
|||||||
4.第1-3段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高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文科教案
單元名稱
|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孟子選讀
|
班 級
|
二年級正規班
|
人 數
|
|||
教材來源
|
國文(三)
龍騰文化
|
時 間
|
250分鐘
|
授課教師
|
國文教師
|
||
教學內容
|
學習孟子的思想及其意義和價值。
|
||||||
教學目標
|
認識孟子生平及其文學成就,並懂得欣賞孟子之思想。
|
||||||
教學方法
|
講述法、問答法、討論法、示範法、練習法
|
||||||
教學資源
|
黑板粉筆、課本、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試題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二十五、
認知方面:
1.認識孟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2.了解四書及其作者
二十六、
技能方面:
3.能夠朗讀孟子章句。
4.能夠熟練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二十七、
情意方面:
5.體會孟子之性善論。
6.培養正確的人生觀。
|
1-1 認識孟子的生平及其思想所代表的現代意義與價值。
2-1 認識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1 熟練課文誦讀能力。
4-6
熟練四書及其作者。
5-1 能夠評析文學作品。
6-1 培養良好學習態度與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
||||||
教 學 重 點
|
1.引起動機
|
||||||
2.孟子的生平及其書
|
|||||||
3.孟子之思想及其現代意義與價值
|
|||||||
4.孟子之抱負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5.道性善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6.論涵養課文與注釋分析討論
|
|||||||
7.本文歸納整理,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講解
|
|||||||
作業及評量內容
|
一、每課範文教學完畢,應作單元評量、習作與語文演練,藉以測驗學生學習成效及自我教學績效。
二、課後作業應完成並繳交批閱。
三、考試:分平時測驗、定期考查。
四、評量方式:隨堂測驗、課後作業、個人生活常規表現、學習精神態度、定期考試評量。
五、評分標準:
(一)平時成績佔40%(含上課態度、隨堂測驗及作業)
(二)一、二次定期考查各佔15%
(三)第三次定期考查佔30%
|
||||||
教學省思
(下次教學我應該…)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