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日 星期三

108課程綱要-課程架構

課程架構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階段的「部定課程」包含為達成各領域基礎學習的「一般科目」以及讓學生獲得職業性向發展的「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校訂課程」包含「校訂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性發展。

小知識!「團體活動時間」包含班級活動、社團活動、學生自治活動、學生服務學習活動、週會或講座等;「彈性學習時間」包含學生自主學習、選手培訓、充實(增廣)/補強性課程或學校特色活動等。

高級中等學校階段,在領域課程架構之下,以分科教學為原則,並透過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課程或探索體驗等課程,強化跨領域或跨科的課程統整與應用。

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採「類、群、科」歸屬,依類分群,並於群下設科。目前依照國家與社會發展、契合性及學生職涯發展,區分為工業類、商業類、農業類、家事類、海事水產類、藝術與設計類等六類。

領域課程架構:

領域第五學習階段(一般科目)
部定課程語文國語文
英語文
第二外國語文(選修)
數學數學
社會社會
自然科學自然科學
藝術藝術
綜合活動綜合活動
科技科技
健康與體育健康與體育
-全民國防教育
校訂課程彈性學習/必修/
選修/團體活動
校訂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團體活動時間
彈性學習時間

高級中學階段採取學年學分制,1學分為每週1節、每節上課時間50分鐘,且持續滿一學期或總修習節數達18節課。學生每週在校上課35節,包含團體活動時間及彈性學習時間。技術型高級中學三年應修習總學分數為180-192學分,最低畢業及格學分數為160學分,其中部定必修111-136學分均須修習且至少85%及格,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至少需修習80學分以上,其中至少60學分及格,含實習(實驗、實務)科目至少45學分以上及格。

部定必修之數學、社會與自然科學領域,以學科基本知識為主,並注重通識及對人文、生命與自然的關懷;各領域必修課程可研擬跨科之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課程內容。

技能領域」是指各群屬性相近的科別,擷取共通的基礎技能所形成技能科目之組合,以培育學生跨科別之共通基礎技術能力。

校訂科目分為必修及選修,包含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實習科目,各校應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課程實施方面,注重學生個別差異之學習需求,配合產業發展適時更新課程內容,並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之實作能力;課程特色則以課綱為基礎,考量發展願景、社區需求、產業概況、學生程度、師資人力、家長期待等因素進行發展規劃。

校訂必修之「專題實作」課程,因以切合群科教育目標及務實致用為原則,強化學生學習統整、合作分工、文書處理、成果展示、口頭報告與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創新及實務整合之能力;評量方式採用適宜的多元評量方式。

領域/科目及學分數:

類別領域科目學分數說明
部定必修一般科目語文國語文16 
英語文12
數學數學4-8 
社會歷史6-10學生至少自三科中修習二科以上。
地理
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物理4-6學生至少自三科中修習二科以上。
化學
生物
藝術音樂4各校自選二科彈性開設。
美術
藝術生活
綜合活動生命教育4各校自選二科彈性開設。
生涯規劃
家政
法律與生活
環境科學概論
科技生活科技
資訊科技
健康與體育健康與護理2 
體育12
-全民國防教育2 
小計66-76各群依屬性不同得進行差異性規劃。
專業科目   群共同專業科目,本群所屬之科別均應修習。
實習科目   群共同實習科目,本群所屬之科別均應修習。
oo 技能領域  適用於相應科別。
小計45-60 
部定必修學分合計111-136 
校訂科目校訂必修專題實作2-6各校視需要自行規劃,須包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小計 
校訂選修  各校開設規定選修學分 
小計 
校訂必修及選修學分上限合計44-81 
學分上限總計
(每週節數)
180-192
(30-32)
每學期30-32學分,每週30-32節。
每週團體活動時間(節數)12-18每學期2-3節。
每週彈性學習時間(節數)6-12每學期0-2節。
每週總上課節數210每學期35節。

.各群科學分規劃詳見各群科課程綱要。

.社會領域及自然科學領域,各校可依群科屬性、議題融入、學生生涯發展、學校發展特色、師資調配等彈性開設。

.社會、自然科學與藝術領域必修課程可研擬跨科之統整型、探究型或實作型課程2學分。

.校訂必修及校訂選修每一科目以每學期2-4學分為原則,其中「必修科目」需規劃於高二下或高三開設「專題實作」至少2學分。

.校訂科目宜酌予規劃各群科專業英語文之開設,以提升學生之專業英語文能力。

高級中學階段各群科之學分規劃及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課程架構詳細規範請見總綱及各領域、各群科課程綱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